忘不了那年的渔趣 |
童年有回忆,每个人在童年都有的。每个人同时又各自有不同感受的童年。像我这样已过“天命”之年的老儿童来说,当回想起自己的孩提时代,诸多往事历历在目,就像放电影一样历历在目。其中最为难忘的,还是其乐也融融的渔趣。 我出生在辽阔无垠的淮北平原。在刚刚恢复高考离开家乡前,虽然从地理课中了解到我国的地形结构特点是西高东低,山区丘陵地带居多,可是在我的脑海里,因为没有出过远门,始终没有这些直观印象,倒是对水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。那深深的渔趣。 我的家乡地处水系比较发达的长江流域,河流纵横,港汊密布,家门口沿街南北一条沟渠,基本上是常年流水不断,清澈见底。而在那个时候,凡是有溪水流动的地方,肯定都能寻觅到优哉游哉游弋的小鱼,如果双手轻轻地从这些小鱼身后合围包抄,多数情况下还能有所斩获,活蹦乱跳的小鱼怎么也逃不出小朋友们的手掌心。各色各样的鱼让我耳目一新。 由于水系发达,加之没有任何污染,也就成了鱼儿休养生息的乐园,同时也培养了不少钓鱼爱好者。我曾多次看到垂钓者勾上露出黄橙橙颜色鲫鱼时的情景,还曾跟着一位背挎篓及手持自制鱼竿的大哥哥跑了一早上,发现那位大哥哥的钓技还真独特,不用蚯蚓,而是挂上随手捉到的苍蝇作鱼饵,只要将鱼竿往河里面轻轻一甩,几乎不到两秒钟,便能钩上来一条虎把长的“风窜鲢子”。 常言道: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”。可是在那个以“割资本主义尾巴”为中心任务的年代,要想织张渔网,那绝对不是小朋友们所能及的,绝大多数家庭亦办不到。怎么办?有一天,我望着家中缝补衣衫用的钢针发呆,后来竟然利用从铁匠铺偷学来的淬火技术,用煤油灯将钢针一边烧一边弯,竟然做成了一枚鱼钩!接着,我就是用这枚鱼钩在家门口的那条沟渠里,第一次钓上差不多有半斤来重的野生鲫鱼! 现在,童年的渔趣已经很远了,但是我心中的那份情感却永不磨灭。 |
信息编辑:南昌新典家教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更新时间:2012/04/02 字号:大 中 小 |
上一条:曾记否——故乡情 | 下一条:那年夏天的海 |